歷史沿革

濟安宮肇建

康熙末年一七二二年,同安縣賴姓家族為保安息災自故鄉攜奉白礁保生大帝分靈,飄洋過海,定居海山莊潭底從事開墾,並築蓋茅屋奉祀。此時,村落社會尚未成型,宗教信仰社區亦未構成,各人只祈求信仰自己所攜奉之神像香火,其信仰圈只局限於家族內,遑論建立廟宇宗祀。而在開墾之初,來自唐山的移民,常感水土不服,難免患病或遇其他災厄,求助於眾神明,而惟獨當時賴姓家族奉祀之保生大帝,神靈特別顯耀,祈求者皆獲治癒,聲名遠播,以致信徒漸多。 時有海山莊業戶張必榮罹病,久藥無效,復聞大帝之靈驗,乃祈求賜予康復,求之未久,病體痊癒,張必榮感大帝之威靈顯赫,庇佑眾生,乃發願建廟,遂在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四月於潭底山麓鳩工興建一廟宇奉祀保生大帝,名曰濟安宮,俗稱大道公廟或稱潭底廟,設置廟公看管,並於每年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為年例祭典,責成樹林地區各村落庄民參加公共祭典,扛大道公神轎繞境各村落,庇祐平安,降幅賜祥,熱鬧非凡,蔚為樹林地區年度大事。於此保生大帝乃由賴姓家族奉祀的神明,演變為全樹林地區民眾信仰的神明,更是地方的守護神。 興建後的潭底濟安宮,香火鼎盛,神靈事蹟廣被傳談,已然成為宗教信仰社區,也是地方民眾集會、娛樂的活動中心,在農業社會哩,保生大帝無疑是樹林地區民眾精神文化的重要神祇。往後隨著不同籍貫移民信仰的融合及信仰範圍的擴大,為因應民眾信仰的需要,潭底濟安宮分別於一八一二年重建,廿四年後於一八三六年重修一次,又經五十七年後於一八九三年再重修一次,期間為配合信徒朝拜方便計,廟內乃先後配祀哪吒太子、觀音佛祖、天上聖母、註生娘娘、孚佑帝君、關聖帝君、五穀先帝、玄天上帝、蕭法子等神像!從祀者則有王天君、趙元帥、文童四尊,而一八九三年與主神保生大帝合祀之福德正神則是同屬於來自潭底庄的福德宮。 至於每年三月十五日的大帝千秋例行祭典,隨著眾神明的駐駕濟安宮,於是增加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及九月九日中壇元帥千秋等二次祭典。透過祭典與各廟宇間的交流往來,或信徒的迎請,保生大帝除本尊外,亦增加了廿五尊分身,神威顯赫,香煙四季不絕,蒼黎皆欣沐聖德,潭底濟安宮自一七八八年肇建至一九二三年東遷計一百卅五年。

濟安宮東遷

一九O一年,經過樹林的縱貫鐵路開通,樹林(風櫃店)乃漸次形成街市,初具商業雛形,至一九二二年,重修後的潭底濟安宮歷經廿九年歲月,廟堂已漸腐朽,又因應交通之變遷,信徒參拜之便利,同年七月遂有地方頭人黃純青、王土龍等發起扶乩卜地之議,時由大帝親選靠近火車站之現址,於一九二三年十一月,東遷恭迎帝駕供奉於現址權充暫時廟宇,而自一九二二年冬起至一九二七年十月廿四日新廟落成止,歷經五年,期間共募得四萬三千六十五圓,延閩南大工匠陳應彬,為保生大帝起造出一座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新廟宇,落成一個月後,樹林信眾於十一月廿三日起連續三天歡欣鼓舞的舉行清醮大典,在清醮後,樹林地區信仰活動中心也正式的由舊廟址潭底山麓東移至交通便利的保安街一段32號的新廟址,同時以往信奉保生大帝居多的務農信徒,此時也增加了不少從商的信徒。 至此,濟安宮自一七八八年在潭底創建至一九二三年帝駕供奉於現址,共計一百卅五年之久,時空轉換,景物變遷,老一輩樹林人對濟安宮仍習以潭底廟稱呼;中生代則慣以大道公廟稱謂濟安宮;年輕一輩則是最直接的以廟名濟安宮名之,但無論是潭底廟或是大道公廟、濟安宮,保生大帝的威靈早已深植樹林人的生命中。

濟安宮東遷百年,五朝清醮

濟安宮於昭和2年(1927年)東遷竣工,該年10月24日舉辦慶成祈安醮祭。因臺灣慣習,醮祭多選於農閑之時,多以陰曆10月末至11月初,過早則忙於農稼,過遲則農曆新年將至。1967年濟安宮為慶祝大修完工,舉行三朝祈安慶成醮,為籌辦醮祭工作特設「樹林濟安宮慶成福醮醮局」,設理事長一人副理事長2人,下設總務部、財務部、祭典部、修建部及慶祝活動部,祭典部轄祭典及設備兩組,慶祝活動部設體育、康樂、展覽及紀念事業組。為遴聘道士團主持醮儀,特列道士團名單於神明面前當眾擲筊,由中壢市黃觀開道士當選。但卻因黃道士為粵籍而樹林為閩庄,後竟推翻神意改由閩籍王添丁道士來主持。濟安宮於廟內道場設內壇,廟外之外壇有玉皇壇、天師壇、北帝壇、觀音壇及福德壇等五大壇。醮祭經費由「斗燈首份」及「丁口錢」來籌措,斗燈平均約一千元,爐主最高則要一萬二千元,丁口錢限醮祭內十二里信徒,但居民非常踴躍捐獻,此相隔40年的建醮大祭典,場面盛大且耗費鉅資,多達一千五百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