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安宮廟宇之佈局
對於濟安宮在建築格局上的演變,位於潭底原址現已無資料及照片可考,但依濟安宮所保存的老照片看來大致可區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為:
一、民國廿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
二、民國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年)
三、民國七十六年(西元一九八七年)至今。
1、民國廿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
本宮為兩殿一護,依序分別為前殿、正殿、左右護龍(廂房),前殿為三開間,左右各為搭有屋頂的過水廊,作串聯與提供服務性入口的空間使用,而正殿亦是三開間,採燕尾屋脊的屋頂型式,在左右護龍是採山牆馬背作法,牆面是以磚塊砌築而成,此時期廟埕並無修築圍牆,而且在前殿及正殿屋頂屋脊上的裝飾物較為簡單樸素,在整體立面所呈現的效果較古樸平實,少雕飾。
2、民國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年)
這時期的濟安宮在廟宇格局上並無作太大的變動,只是在前殿及正殿的屋脊、垂脊上,已加做寶塔、人物、假山及花飾等剪黏飾物,使整體屋面看來較前時期更為華麗,但對於周遭環境的規劃上則於廟埕加建水泥矮圍牆、增設金爐、三川門及位於民生球場的戲台等,三川門是採重檐歇山式屋頂,三開間立柱居中為最寬大,左右兩邊同寬同高,而位於正對廟門前民生球場的戲台,是作為歌仔戲、布袋戲等獻神表演的地方,具有寓教於樂的作用,且可容納更多的觀眾,平時又可作為民眾運動遊戲之所,但現已將戲台及球場拆除改建作停車場使用,另外在廟埕增設的水泥矮圍牆可確立廟埕的完整性,作一葫蘆狀煙囪的金爐,為廟埕空間增添其趣味性。
3、民國七十六年(西元一九八七年)至今
在整體配置上是屬於合院式的配置,採中軸線貫穿左右對稱的作法,在平面上共有兩進,由外而內依序為:三川門→廟埕→前殿→天井(藻井天花)→正殿→左右相廊及偏殿,其各空間之性質:
4、山門(牌樓)
是界定廟宇內外的神、人之門,信徒在進入此門後,便表示踏入神尊之境地,必須收斂起嘻笑怒罵之舉,改以端莊虔誠之心,祈安植福。 本宮牌樓採歇山重簷燕尾,上端有繁複的剪黏雕飾、交趾陶、各式彩繪浮雕鑲嵌於牌樓中,增添了牌樓美觀與莊嚴,並有一對栩栩如生的石獅皆出名匠之手,值得細細品賞。
5、廟埕(緩衝空間)
廟埕平常為信眾活動之場所,遼闊的空間,可感受和諧安祥氣氛,讓心靈平靜沉澱。 有大型祭祀活動時,可鋪陳供桌提共擺放供品,或廟方辦理大型活動之用。
6、前殿(次要空間)
共開五門,又稱五門殿,相當開闊大方,中央三川殿開三道門,兩旁則各開一門,可區分出主從關係,其屋頂是採三川脊式,在三川殿兩側的邊門左側門稱為『龍門』,雕刻有龍的浮雕,稱為「龍堵」,另一邊是『虎門』,雕刻有虎的浮雕,稱為「虎堵」;另在牆面左右兩側相互對稱各刻有四隻蝙蝠象徵「賜福」之意;在龍堵面雕刻一幅大旗及繡球的圖像,象徵著「祈求」之意;另在虎堵面雕刻一幅戟及罄的圖像,象徵著「吉慶」之意;另有吉祥花草、吉祥獸、忠孝節義故事之各種透雕、浮雕,非常美觀。
7、正殿(主要空間)
本宮在正殿前設有供信眾上香祭拜之空間,前有供桌及香爐、簽筒等,上有鐘鼓及藻井,楹柱上刻有對聯,書法蒼勁有力值得一觀。正殿供奉主神保生大帝之殿宇,是祭祀儀式的核心及寺廟中最重要的建築,為表現其莊嚴宏偉的氣派,屋頂是採重簷歇山式,是整體格局中最高聳突出壯觀者,在空間上包括神像與祭拜者的空間,在祭拜空間的四角即是支撐屋頂的四根大柱子稱為『四點金柱』,這四根柱子上可雕刻楹聯,以壯氣氛,表彰其空間莊嚴,肅穆的氣氛。
8、左右護室(附屬空間)
左護室分別配祀玄天上帝、孚祐帝君、法主聖君、三山國王、清水祖師、關聖帝君及文昌帝君等;右護室分別配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註生娘娘、斗老元君、值年太歲、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及歷代廟祝神位等。以及濟安宮管理及服務性的空間。與上一時期的廟宇格局相比而言,左右兩護龍山牆馬背做法,已改建成燕尾型式,牆面以石雕拚築而成,在前殿及正殿屋頂的屋脊及垂脊上的剪黏裝飾較前時期更為繁複與多變,另外在廟埕四周的圍牆修改成具有兩坡水式的屋頂做法,並在牆面上加作水泥製的斗拱作為裝飾的效果,金爐屋頂亦修改成三層重簷的做法,我們可以由濟安宮創設的年代,來了解樹林地區開發的年代,在早期墾拓過程中,移民必須與不可預測的大自然搏鬥,有了信仰的寄託是社會安定的重要支柱,才有鼓舞的力量,隨不同時期的遷建、修建,使濟安宮在建築規模日趨宏大,也表示地方信徒的凝聚力與經濟能力,而且不論貧富貴賤都可以祈福求願,在神明前一切都是平等的,因此廟宇除宗教功能外,對民間設社會之教化娛樂、經濟生產及地方行政也有莫大的貢獻。